日期:2025-10-12 12:27:17
据外媒“军事识别”网站报道,中国成功试射了新型东风-26D导弹。这款导弹的新升级版本配备了高超音速滑翔弹头,射程有可能超过5000公里,专门用于打击太平洋地区的海上移动目标。专家认为,这种导弹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令人惊叹,尤其是针对航母的能力,这无疑会改变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,使美军的航母编队和大型舰艇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。
根据“军事识别”网站的消息,这次试射发生在2025年9月底,地点位于中国北部的试验基地。东风-26D导弹曾在2015年的阅兵式上首次亮相,作为东风-26导弹家族的最新成员,这款导弹继承了“关岛杀手”的名字,但其射程比以前更远,已从基准型的4000公里扩展至5000公里以上。这意味着,从中国本土发射,东风-26D能够覆盖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,甚至可以打击更远的美国海军舰队。
有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,试射时,导弹的尾流和飞行轨迹非常不寻常,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为提升高超音速滑翔弹头机动性进行的优化。
展开剩余65%东风-26D的最大亮点在于它提高了对移动目标的打击能力。早期的东风-26主要用于打击固定陆地目标或机动性较差的大型舰艇,而东风-26D则配备了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,能够在末端以极高的速度进行机动,规避敌方的导弹防御系统。这样,东风-26D不仅能在5000公里的远距离内准确锁定并摧毁航母打击群、主战舰艇甚至大型补给舰,其远程反舰能力将迫使美军在亚太地区的行动变得更加困难。
过去,美军的航母编队依赖机动性和防御体系来规避威胁,但东风-26D的长射程和极高速度将大大压缩其反应时间,这将迫使美军重新审视其在西太平洋的战略,特别是关于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的策略。关岛作为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枢纽,也将直接暴露在东风-26D的打击范围之内,从而影响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投送能力。
除了远程打击能力,东风-26D还在突防技术和末端制导精度方面进行了升级。据报道,该导弹的制导系统进行了改进,结合了主动制导导引头和电子对抗措施,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保持高精度打击。与基准型东风-26B相比,东风-26D的惯性导航加上北斗卫星制导使得其复合制导精度大幅提升,能够以超过5马赫的速度突破敌方拦截系统。
此外,东风-26D不仅增强了常规打击能力,还保留了核常兼备的能力,标志着中国导弹技术的进一步现代化。虽然东风-26D的战备状态尚未正式确认,但试射视频、阅兵展示以及独立分析的交叉验证表明,这款导弹已经进入了早期部署阶段。
当前,美军的航母舰载机,比如F/A-18E/F,其作战半径通常在800公里左右,这意味着航母需要接近目标区域才能有效进行空中打击。而中国研发的东风-26D射程达到5000公里,不仅仅是应对近距离威胁,更是基于战略威慑的考虑。通过这种超远程打击能力,中国的目标显然是迫使美军航母远离第一岛链的作战区域,从而提升区域拒止能力,并使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。
在中美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竞争中,东风-26D的出现可能迫使美国加快研发高超音速武器的拦截系统,并加速推动分布式基地部署,以应对这一新的远程威胁。然而,在攻防较量中,进攻方的非对称优势正在不断扩大。美军在高超音速技术领域的突破依然有限,面对中国在精准打击能力上的快速崛起,美军的战略焦虑只会加剧。随着更多开源情报的披露,东风-26D的具体性能将进一步明晰,其对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也将愈发深远。
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,我们下期再见!
发布于:天津市创同配资-股票配资网首页-五倍杠杆-低息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